福州我爱我心理咨询中心

徐钧 | 死本能与无常:精神分析的超越性①

2017年3月30日 09:30

今天开始给大家分享徐钧老师的一篇论文《死本能与无常:精神分析的超越性》,下面是第一部分。

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哦!


 


死本能与无常:

精神分析的超越性

徐钧


论文摘要

  目标:探讨精神分析的超越性,同时比较精神分析与佛教的哲学关系。

  方法:横向比较弗洛伊德关于死本能的文献、科胡特关于自恋的文献、佛教关于无常和解脱等文献,联接文献中的共通性,并结合相关精神分析案例进行深入研讨。

  结果:生物对抗自然死本能或者无常这一过程的自我保存方式即是自恋。生命自我保存的特性与自然的无常规律构成了二元冲突,但精神分析能够帮助人类理解生命的实相,人类就有可能欣然接纳生命的无常性,二元的分裂对抗被弥合为一元的和谐世界,人类的自恋被修正为“平常心”。深度精神分析过程是带有这一显著特点的。

  结论:精神分析具有超越性,并且在其深度与佛教哲学具有类似的哲学目标方向。


关键词:死本能 无常 自恋 中道


  科胡特在1966年《自恋的变形》(注1)论文中阐述道,成熟的人所表现的成熟自恋具有五种特点,即幽默、创造力、共情、无常、智慧。其中幽默、创造力、共情已经在他此后的文献中被讨论,但其中无常、智慧两项,之后鲜有提及。在自体心理学之后三十年发展中,这个主题也甚少涉及。而科胡特所提及的这两项特征,可以看作是对弗洛伊德晚年所论述的死本能概念的一种临床上的发展,并且与东方佛教哲学的无常概念遥相呼应。本文在此试图拓宽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精神分析流派对自恋和死本能的理解疆域,联合以佛教哲学对人性的思考,佐证相关案例,以使目前在无意识中可能实践或者已经实践的精神分析方式显现为意识化的状态。


一.基本概念:死本能和无常

  920年弗洛伊德发表了《超越快乐原则》,在论文中弗洛伊德补充了他的本能理论,提出与性本能相对应的死本能这一概念,他说道,“一切生命的目标就是死亡……无生物在有生物之前存在” (注2)。在《精神分析辞汇》中则这样描述死本能,“在弗洛伊德最后欲力理论的框架下,用来指陈与生命欲力对立的一个根本范畴的欲力;这些欲力具有将紧张彻底减低的倾向,换言之,将生物带到无生命的状态。” (注3)在这样的理论下,人类乃至所有生物的死本能与性本能形成一个对立面,前者趋向死亡,后者趋向于保存生命。由本能发出的兴奋与被束缚的神经过程不相符合,而与努力寻求释放的自由活动的神经过程相符合。弗洛伊德的晚期理论就演变为生与死冲突的生命史诗式的理论。而这一自我矛盾而冲突的生命方式形成生命的强迫性重复,由此移情式的反应使我们的生活陷落在一种封闭和局限的生活场景中,而适应功能因此发生困扰。

  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有自己临床心理治疗的经验,也有来自自己生命体验的经验,但其思想根源却与重要的哲学家叔本华的思想相关。在叔本华看来,“死亡是生命的真正结果,因此,也是生命的目标,性本能则是希望生存的化身。”叔本华的部分思想基础来自东方佛教哲学,虽然叔本华对于佛教哲学研究的精确性在我们这个时代看来,还是值得斟酌的。但他至少发现佛教对于生命无常的真知灼见。

  “无常”,佛教重要概念,佛教经典《清净道论》(注4)定义为“生灭变易或有已还无”,即“世间一切事物,生灭迁流,刹那不住。”佛陀在《无我经》(注5)中即提出,身心由于来自因缘条件的编织而构成,所以存在无常变化、被逼迫、无法绝对主宰的特点。在佛教哲学看来,整合生命的过程,乃至宇宙的过程都是无常变迁的。(注6)

  所以,我们横向比对这两大东西方的哲学系统以及相关的体验系统,会发现死本能与无常虽然有哲学精细层面和描述重点上的差异,但在大部分意义上是具有高度相似性的。


二.范式的发展:自恋与死本能

  科胡特对精神分析的范式发展众所周知,他的最大贡献在于重新发展了精神分析中自恋这一概念,从共情的角度重新诠释和扩展了精神分析对人性的关注。

  科胡特修正了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提出自恋的发展并没有随着儿童二元客体关系与俄狄浦斯情结三元关系的发展而消失,自恋作为人类利比多的根本属性,这一属性是超越客体爱与客体恨的范畴,自恋的发展是终生的,一个人的生命注定需要世界对他个体自我价值的终生关注,这种关注作为自体客体协助个体自我价值感的建立。因此自体和自恋成为自体心理学工作关注的核心。

  同时,科胡特也在此治疗框架中提及了个体的自体遭遇自体客体关系失败时,自体崩解的情况,自体的自恋在遭受到损伤后所表现的暴怒,这一情况被视作个体为了维护自体的统整感所作的挣扎和努力。

  那么,这一暴怒、挣扎所抵抗的崩解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存在某种更本质的规律呢?

  在这里,我试图表达这样的观点,这一暴怒、挣扎所抵抗的崩解即是自体的某种死亡,而这一死亡的象征更多是一种精神性的自体死亡、主体的不再存在。暴怒乃至挣扎等等,正是自体面对死亡——即使这一死亡只是暂时的——而做的抗拒。同时,死亡也意味着自恋的无法实现和自体的毁灭感。(注7)

  那这和佛洛伊德的理论有什么不同呢?

  很小的差异导致巨大的差异,《超越快乐原则》已经讨论了自恋与死本能的相关性(注8),几乎已经到了我们目前要讨论的程度,但由于弗洛伊德在起点没有发现自恋在童年期之后的发展,乃至终生的发展,所以他的论述在童年之后是倾向在客体爱与客体恨的,因此他的死本能理论有含混和矛盾不清的地方。

  如果从科胡特所发展的自恋理论作为起点,生与死即成为自体或者主体的本质属性。生物性自恋的自我保存机制以顽固的偏执性和强迫性重复来对抗自身被自然毁灭而死亡的实相,或者说自体的生本能以强迫性重复来对抗自体所孕育更深刻的死本能的自然规律,以期在生命过程中获得其延续的永生不死——一种无与伦比的自恋感,属于永恒神灵般的属性。基础在当代自体心理学的自恋理论与死本能理念,十分清晰地表达生命的实相。那些因为创伤而悲伤的灵魂,在自体遭受严酷创伤后自发地努力维护过去创伤的自体,则其当下的适应性功能却一再因此联接过去的创伤而严重受挫。自体的维护是首要的,而自体——自体客体的同理关系,或者直接说同理关系只是为自体的存活而服务的,而不是自体是为这一关系的存活服务的,同理关系的破裂隐喻着一种自体的死亡,而自体被同理的瞬间,自体仿佛就有了生命。自体是抗拒那种令自己死亡的关系。

  正如佛教的《杂阿含经》中,佛陀指出人类对于生命不实际的预期,导致了生命的痛苦。所谓不实际的预期,即人类通常以世界和生命是有常且不变化的错觉,来曲解世界和生命无常变化的这一实相规律,由此生起种种忧愁悲泣。但生命对自我执着的不放弃又继续使生命迷茫地执着重复的轮回——一种强迫性重复的完美隐喻。


注释:

  (注1)《汉斯·柯赫与自体心理学》P79,Allen M.Siegel 著,叶宇记 译,台湾心理出版社,2005年


  (注2)《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超越快乐原则P29,弗洛伊德 著 ,车文博等译,长春出版社,1998年


  (注3)《精神分析辞汇》P400,尚·拉普朗虛(Jean Laplanche),尚-柏騰·彭大歷斯(J.-B. Pontalis) 著,沈志中、王文基 译,台湾行人出版社,2000年版


  (注4)《清净道论》P600,觉音 著,叶均 译,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5年


  (注5)《南传大藏经》,大品P13,相应部 第三品P66,《杂阿含经》蕴相应,大正藏


  (注6)《正见》,宗萨蒋扬钦哲著,姚仁喜 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注7)《自体的重建》, Heinz Kohut 著,许豪冲译,台湾心理出版社, 2002年版《精神分析治愈之道》,Heinz Kohut著,许豪冲译,台湾心理出版社, 2002年


  (注8)《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超越快乐原则P39—42,弗洛伊德 著 ,车文博等译,长春出版社,1998年


本文摘自 仁观心理中心


推荐课程:徐钧当代自体心理学高级研修班福州站 


 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

心理咨询流程

福州我爱我心理咨询中心预约流程


地图地址

福州我爱我心理咨询中心地址

福州市鼓楼区北二环中路恒力博纳广场2号写字楼524室


关于我们

福州我爱我心理咨询中心微信